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产能过剩吗?——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Is Production Capacity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Becoming Excessive?——A Case Study of Chinese Photovoltaic Industry
王辉;张月友;
摘要(Abstract):
利用58家中国光伏产业上市公司2005~2012年季度数据,采用生产函数法,测度其产能利用情况,考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成因和化解路径。研究发现:除了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外,中国光伏产业在其余年份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足70%,2012年的产能利用率只有60%;中国光伏产业的资本产出弹性偏低,产业发展陷入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低端环节的发展老路;2005~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升降交替,但总体上并未脱离新兴产业发展规律而出现严重的发展危机。文章认为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由结构性过剩和体制性过剩构成,供需结构失衡、过度投资和用传统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新兴产业等因素是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化解中国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有必要迅速启动内需,构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兴产业产能过剩治理机制,走"四个一批"的化解路径。
关键词(KeyWords): 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市场机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公共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1&ZD07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非股权安排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及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2BGJ039);;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利用市场机制倒逼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项目编号:13ZD006);;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利用负面清单制度调整优化江苏产业结构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136)的资助
作者(Author): 王辉;张月友;
Email:
DOI: 10.13269/j.cnki.ier.2015.01.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邹艳芬,陆宇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构隐患、内因探究及其政府规制行为[J].改革,2013(5):42—50.
- [2]周晓芳,胡玉慧.光伏产能过剩并非各界共识[N].中国能源报,2009—9—14(21).
- [3]王静宇.业内人士质疑产能过剩说——中国多晶硅企业痛失千亿市场[N].中国企业报,2011—6—7(5).
- [4]钟春平,潘黎.“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J].经济学动态,2014(3):35—47.
- [5]于会娟,韩立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表现、成因及对策[J].理论学刊,2013(3):67—71.
- [6]姜达洋,李宁.从美国经验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端化问题[J].华东经济管理,2013(1):89—92.
- [7]任保全,王亮亮.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了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3):38—55.
- [8]韩秀云.对我国新能源产能过剩问题的分析及政策建议——以风能和太阳能行业为例[J].管理世界,2012(8):171—172+175.
- [9]徐枫,李云龙.基于SCP范式的我国光伏产业困境分析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12(6):11—20.
- [10]王文祥,史言信.我国光伏产业困境的形成:路径、机理与政策反思[J].当代财经,2014(1):87—97.
- [11]沈利生.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动趋势估计[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12):3—6.
- [12]韩国高,高铁梅,等.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11(12):18—31.
- [13]孙巍,李何,王文成.产能利用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的面板数据协整研究——基于制造业28个行业样本[J].经济管理,2009(3):38—43.
- [14]Kirkley,J.,Morrison,C.J.,Squires,D.,2002,“Capacity and Capacity Utilization in Common-pool Resource Industries:Definition,Measurement,and A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2(1—2):71—97.
- [15]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4(5):31—39.
- [16]Klein,L.R.and Preston,R.S.,1967,“Some New Results in the Measurement of Capacity Utiliz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7(1):34—58.
- [17]黄梅波,吕朝凤.中国潜在产出的估计与“自然率假说”的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7):3—20.
- [18]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基于生产函数法的潜在产出估计、产出缺口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978~2009[J].金融研究,2011(3):42—50.
- [19]张健华,王鹏.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分省份资本折旧率的再估计[J].管理世界,2012(10):18—30.
- [20]Young Alwyn,2003.“Gold into Base Metals: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11(6):1220—1261.
- [21]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05(5):19—29.
- [22]邓翔,李建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管理世界,2004(11):68—76.
- [23]于洪菲,田依民.中国1978~2011年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再估算——基于不同生产函数方法[J].财经科学,2013(5):85—94.
- [24]沈坤荣,钦晓双,孙成浩.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与测度[J].产业经济评论,2012(4):1—26.
- [25]周劲,付保宗.产能过剩的内涵、评价体系及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J].经济学动态,2011(10):58—63.
- [26]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10):4—19.
- [27]刘志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化:基于“链”的经济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2(3):9—17.
- [28]Klepper,S.,Malerba,F.,2010,“Demand,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Dynamics:An Introduction”,Industrial and Corporation Change,19(5):1515—1520.
- [29]任保全,王亮亮.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规模效应吗?——基于产业分类、政策和产权层面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4(3):42—50.
- 1 国务院于2010年9月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2 参见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11109/178753.html。
- 3 国务院分别于2009年9月和2013年7月出台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
- 4 由于现实当中,我们无法获得最大产出量的观测值,只能利用实际产出量来估计模型,从而得到的生产函数为平均生产函数。因此,利用平均生产函数计算得出的产出量估计值指的是某个观测值水平上各种可能结果的平均值。
- 5 经统计,国内涉足光伏产业的上市公司(包括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大约有70家,以主营业务是否属于光伏产业作为筛选标准,我们最终选取了58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上市公司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因此,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看,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样本能够较好地代表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水平和现状。
- 6 2005~2008年期间出台的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较为重要的法律和政策包括《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等。
- 7 数据来源于《2011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