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研究

2012, No.58(03) 69-7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汇率、工资和经济增长对我国就业的影响:1994—2010——基于制造业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Effects of Exchange Rate,Wages and Economic Growth on Employment Empirical Study on Manufacturing Dynamic Panel Data of China from 1994 to 2010

刘刚,胡立

摘要(Abstract):

本文采用1994~2003年和2004~2010年制造业面板数据,运用GMM估计方法,分别考察汇率、工资和经济增长对中国全部制造业、不同外向度和不同劳动密集度制造业部门均衡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不管是整体还是分类回归,2004年前,制造业部门就业都与实际有效汇率、工资负相关,与经济增长、滞后一期就业正相关,但2004后就业与实际有效汇率负相关,与经济增长、滞后一期就业正相关。从整体上看,2004年前经济增长对制造业部门就业影响不明显,2004年后则有微弱的拉动作用,并主要作用于外向度低的部门。在分类检验中,2004年前的就业实际有效汇率弹性大于2004年后,且外向度高的企业就业受汇率升值的不利影响更大。此外,2004年前工资也对制造业部门就业造成较大冲击。

关键词(KeyWords): 制造业;劳动力;就业;工资;人民币汇率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大国博弈及中国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CGJ009);;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的大国博弈与中国的对策”(项目编号:GD10YYJ07)的阶段性成果;;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第六批人才培养项目;; 广东商学院金融市场投融资科研创新团队的资助

作者(Author): 刘刚,胡立

DOI: 10.13269/j.cnki.ier.2012.03.00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