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性质、管理层持股与公司治理效率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ribute of Control Rights and Shareholdings of Managers and the Governance Efficiency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蔡吉甫,陈敏
摘要(Abstract):
本文结合国情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性质与管理层持股的关系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还是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在公司有效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且二者在形式上均与反映公司治理效率的变量Tobin’Q值呈现出倒U型的曲线关系。所不同的是,由于受控制权性质的影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最优持股比例(55.78%)远大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最优持股比例(14.57%)。说明为了调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层的积极性,国家须为此付出很高的代价,包括公司控制权的丧失。倒U型的曲线关系的存在,也表明管理层持股作为一种激励制度,仅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另外,利益趋同效应与掘壕自守效应的存在,使与股权激励机制相配套的约束机制成为必要。
关键词(KeyWords): 控制权;管理层持股;治理效率;激励作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蔡吉甫,陈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费方域,著.企业的产权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 [2]Mehran. (1995) , Executive Compensation Structure, Owne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l38,163-184.
- [3] Morck, Shleifer, Vishny. (1988), 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120,292-315.
- [4] MeConnell and Servaes. (1990) , Addition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l27 ,595 -612.
- [5]Hermalin, Weisbach. (1991) ,The Effect of Board Composition and Direct Incentive on Firm Performance, Financial Management. Winter, 101 - 112.
- [6]Barnhart,Ro senstein. (1998), Board Compensation, Managerial Owne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Analysis, The Financial Review. Voll33 ,1-16.
- [7]袁国良,王怀芳,刘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证分析及其相关问题.刘树成,沈沛主编.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 究文集[C].成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 [8]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0,(3).
- [9]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高管薪酬及持股状况综合研究报告暨中国企业股权激励状况综述.wwwlp5wlnet.2000.
- [10]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1).
- [11]许承明,濮卫东.内部人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
- [12]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 ,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13, 305 -360.
- [13]支小强.管理层持股与业绩关系的理论分析[J].财经科学,2003,(2).
- ①Berle和Means分析的一个重要结论是现代企业的发展,使它们从“受所有者控制”变为“受经营者控制”。
- ②代理问题或管理层控制问题,从代理人角度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一般来说,他们有着不同于委托人的利 益和目标。经营者的效用函数与股东的效用函数是不同的。第二,经营者对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对掌握的机遇和 做出努力拥有私人信息,这些是委托人不花成本不能知道的。由于代理人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在不受罚的情况下, 不提供只有他们才知道的重要信息。
- ③这里的管理层主要是指事实上或依法掌握了公司控制权的高层人员,包括董事会成员,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 (总裁),财务总监,监事会成员,董事会秘书等,不包括一般管理人员和内部职工。
- ④肖滕文(2000),董秀良和高飞(2002)等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实际掌握在第一大股东手中。
- ⑤指对公司决策享有控制权的股东,在此与第一大股东具有相同的含义。
- ⑥详情清见Jensen和Mecking(1976),Mork,Shleifer和Vishny(1988)等人的研究。
- ⑦Weston(1977)研究发现,没有一家管理层持有股权超过30%的上市公司在敌意接管中被兼并。
- ⑧就本研究而言,676家管理层持有股份的上市公司人均持股量为8256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947%。与《财富》杂 志1980年公布的371家大公司董事会成员平均10.6%的持股比例相比(Mork,1988),明显偏低。
- ⑨参见拙著《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现状与公司治理效率关系研究》,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 ⑩Lech和Leahy(1991)通过研究发现,如果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25%,则在表决权争夺中,就比较容易获得大 多数其他股东的支持,处于优势表决权地位。
- (11)α1等于1.046,α1+α2等于0.117(1.046-0.929)。 (责任编辑:雨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