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关系——以陕西为例的实证分析
刘靠柱
摘要(Abstract):
本文基于陕西的经验,在一个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制度互动的框架内,着重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与所有制改革之间的关系。在给定中央政府发展意愿的条件下,西部地区扭曲的产业结构是由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引起的,而所有制改革进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当地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在新一轮的西部开发中,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与所有制改革、市场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唯此才能发挥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变粗放式增长为集约式增长,实现西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西部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改革;市场制度建设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靠柱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 “一五”时期,在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为重点的大规模建设过程中,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8. 52%投入到了西部,156项重点工程中近1/3摆在了西部(陕西省24项,甘肃16项,西南地区11项)。在三线建设时期,西部的川、黔、陕、甘、滇、青六省都被划入“三线地区”之列,其中川黔陕成为三线中投资强度最高的地区,从东部沿海和东北、华北内迁380个项目,投资1300亿元(1965~1980年累计数)。(参见陈栋生,2000:《历史启迪与思路创新》,《青海社会科学》第6期)
- ① 参见《南方周末》(2003年3月21日)“国资变局依然‘衔枚疾进’”和《新西部》(2003年第12期)“西安国资拍卖再调查”。
- ② 指上文提到的由中共陕西省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决定》和《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
- [1] 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 [2] 季铸.中国结构性增长的经济选择[J].财贸经济2003,(5) .
- [3]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 [4] 林毅夫,谭国富.自生能力、政策性负担、责任归属和预算软约束[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4) .
- [5] 吕铁,周叔莲.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1999,(1) .
- [6] 马颖.论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思路[J].世界经济,2002,(4) .
- [7] 孙早.西部发展中的政府意志与市场制度变迁[J].战略与管理(中文版),2001,(6) .
- [8] 孙早,鲁政委,李晓玲.产业结构转换、市场制度变迁与西部经济增长--对陕西的案例分析[J].世界经济,2003,(11) .
- [9] 沈坤荣.改革二十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J].管理世界,1999,(2) .
- [10]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 [11] 王洛林,魏后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及效果评价[J].财贸经济,2003,(10) .
- [12] 浙江省委宣传部课题组.市场主体、政府与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 .
- [13] 曾昭宁.陕西工业结构演变初探[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
- [14] 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