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Research on the Policy of Promoting Circulation Renovation and Raising Circulation Efficiency
宋则
摘要(Abstract):
流通业在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报告从时间继起和空间并存角度阐释了流通效能的本质及其政策含义 ,认为流通效能的本质是“减少耽搁或停顿”和“优化经济结构” ,并提出了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流通创新;流通效能;流通产业;流通现代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社会科学院 2 0 0 1年度重大课题“‘十五’期间中国流通创新理论与政策研究”的阶段成果
作者(Author): 宋则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参见《国际统计年鉴(2000)》第689和692页。
- 英国《金融时报》1998年12月1日,查尔斯.巴彻勒:供应链中的后勤工作在公司议程中有更重要的作用。
- 美国《华尔街日报》1997年8月29日,小威廉.佩赛克:控制库存商品量使经济稳定下来。
- ①截止的2001年底,企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速度得到了恢复性好转,从1999年的1.2次,提高到1.66次,略超过1992年1.65次的水平。参见《中国统计年鉴(2002)》。
- ①依据《日本经济新闻》2001年调查统计数据
- ①引自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报告:WTO的冲击和中国零售业的重组
- ①由宋则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十五’期间中国流通创新的理论与政策研究”课题组,目前正在积极参与国家有关部门“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问题的政策研究
- ①参见宋则:中国垄断现象的特殊性及特殊对策,载《财贸经济》l999年第2期。
- [1]陈文玲.日本大型百货企业经营准则与服务规范[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
- [2]陈文玲.流通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 [3]陈文玲.日本大流通体制与企业运营体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
- [4]丁俊发,张绪昌.跨世纪的中国流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 [5]丁俊发.商品流通热点探索[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 [6]丁俊发.中国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 [7]丁俊发.中国加入WTO流通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 [8]方虹.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政策选择[J].财贸经济,2002,(3).
- [9]黄国雄,曹厚昌.现代商学通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
- [10]贾履让,张立中.中国流通产业及其运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 [11]荆林波.解读电子商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 [12]荆林波.把电子商务推上新平台[N].经济日报,2002-08-05.
- [13]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 [14](美)马歇尔·C·霍华德.美国反托拉斯法与贸易法规(译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 [15](日)日通综合研究所.物流手册(译著)[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6.
- [16](日)林周二.流通革命(译著,第53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 [17]徐从才.现代商品流通:转型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 [18]徐从才,等.商业产业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 [19]向欣.电子商务与流通革命[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 [20]原田忠夫,常清.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 [21]张绪昌,丁俊发.流通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22]张声书.流通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9.
- [23]张旭宏.改善流通环境 加速资本周转 提高流通效益[R].国家计委:经贸情况与研究,2002-02-09.
- [24]张弘.立足中国国情 加快流通创新[J].财贸经济,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