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房价波动与城乡消费差距——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的研究Land Finance,House Prices Fluctuation and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onsumption:A Research Based on Panel Data Simultaneous Equations
王猛;李勇刚;王有鑫;
摘要(Abstract):
在中国城乡消费差距扩大的过程中,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价格波动是重要的推动因素。本文在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992010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土地财政与房价波动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考察了土地财政和房价波动对全国及区域层面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与房价波动间存在正向的相互作用,房价上涨促进了土地财政的增加,而土地财政增加反过来推动了房价上涨;(2)土地财政和房价波动对城乡消费差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增强和房价上涨,会拉大城乡消费差距;(3)土地财政、房价波动与城乡消费差距间的作用强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土地财政与房价波动间的双向促进作用要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土地财政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则小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KeyWords): 土地财政;房价;城乡消费差距;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0JZD00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扩大内需与引导住房理性消费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08AJY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深化研究”(项目编号:10BJY09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KZXB1214)的资助
作者(Authors): 王猛;李勇刚;王有鑫;
DOI: 10.13269/j.cnki.ier.2013.05.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杨汝岱.制度与发展:中国的实践[J].管理世界,2008(7):151—159.
- [2]朱诗娥,杨汝岱.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J].经济评论,2012(1):76—84.
- [3]柳思维,唐红涛.经济转型中的新剪刀差与城乡消费差距的扩大[J].消费经济,2006(6):8—11.
- [4]曾国安,胡晶晶.论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及其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J].经济评论,2008(1):45—54.
- [5]朱琛.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动态相关性——基于1992~2009年经验数据的考察[J].财经科学,2012(8):39—48.
- [6]林毅夫,陈斌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城乡消费不平等——来自中国的证据[J].浙江社会科学,2009(4):10—16.
- [7]刘琦,黄天华.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关系研究——基于全国省级地区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4):90—97.
- [8]纪江明.从再分配制度安排剖析我国居民消费差距扩大的原因[J].经济体制改革,2011(2):5—10.
- [9]王子敏.基于空间溢出视角的城乡消费差距问题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2):88—98.
- [10]张东辉,孙华臣.中国物价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的分析[J].经济评论,2010(2):16—23.
- [11]宋勃,高波.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因果检验:1998~2006[J].当代经济科学,2007(1):72—77.
- [12]吴群,李永乐.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J].财贸经济,2010(7):51—59.
- [13]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6):100—115.
- [14]骆祖春,高波,赵奉军.土地财政的标尺竞争机制与空间效应分析[J].学海,2011(6):63—69.
- [15]胡书东.中国财政支出和民间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2(6):26—32.
- [16]李广众.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替代还是互补[J].世界经济,2005(5):38—45.
- [17]李永友,丛树海.居民消费与中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基于居民最优消费决策行为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5):54—64.
- [18]苑德宇,张静静,韩俊霞.居民消费、财政支出与区域效应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分析[J].统计研究,2010(2):44—50.
- [19]纪江明,张乐天,蒋青云.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异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1(1):46—53.
- [20]曾广录.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均的消费差距效应[J].消费经济,2011(4):36—40.
- [21]张双长,李稻葵.“二次房改”的财政基础分析——基于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关系的视角[J].财政研究,2010(7):2—16.
- [22]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955—957.
- [23]宋勃.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理论分析和中国经验的实证检验:1998~2006[J].经济科学,2007(5):41—53.
- [24]王子龙,许箫迪,徐浩然.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9(2):24—31.
- [25]Chen J.,F.Guo and A.Y.Zhu,2009,“Housing Wealth,Financial Wealth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China&World Economy,17:57—74.
- [26]李勇刚,高波,许春招.晋升激励、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的估计[J].产业经济研究,2013(1):100—110.
- [27]刘志彪.以城市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兼论“土地财政”在转型时期的历史作用[J].学术月刊,2010(10):65—70.
- [28]高波.中国房地产税制:存在问题与改革设想[J].南京社会科学,2012(3):8—13.
- [29]高波,赵奉军.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与宏观调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38—298.
- ①数据由国研网统计数据库计算得来,用城乡消费价格指数调整为1978年不变价格。
- ②按现行财政统计口径,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包括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和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是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下级科目。本文所引财政收支数据均来自《中国财政年鉴》(2011)。
- ③按照我国传统的地域划分,本文将全国分为东、中和西部三大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十一个省市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八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十二个省市区。
- ④土地出让金与房地产税收之和是所谓的“大土地财政”。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六种房地产税收:取得环节的耕地占用税、契税,保有环节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建设维护税,转让环节的土地增值税。此处的房产税是指1986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的以房价和房租为计税依据的房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