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研究

INDUSTRIAL ECONOMICS RESEARCH

  • 控制权的分割与整合——国有产权“五龙治水”体制变迁效率的博弈分析

    谢志斌;郑江淮;

    本文通过一个两阶段的动态谈判博弈模型证明了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所有权是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的。本文将国有企业的控制权看作是一种可以交易的产权,企业的管理者会通过向掌握企业控制权的政府官员提供利益来“购买”企业控制权,从而形成一种国有企业控制权市场。由于这种企业控制权的交易是卖方垄断的,因此不存在竞争性的交易价格。官员可以索取一个垄断价格。当各个部门利益独立时,他们都有动机提高价格。这时,企业管理者为了得到完整的控制权,就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这就使得企业管理者努力工作的激励下降,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绩效。这是控制权分割会使企业效率降低的根本原因。

    2005年06期 1-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3 ]
  • 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于伟;尹敬东;

    本文以VAR计量模型为基础,采用线性方法和非线性方法,通过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计算各经济变量对石油价格冲击的弹性来讨论油价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同时引入模型中的还有GDP增长率、财政支出、以M2口径度量的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一年期存款利率等因素。最终发现油价冲击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是非对称的,油价上升会滞后性地阻碍经济增长,而油价下降只是在短期对经济有正面的刺激作用。

    2005年06期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6 ] |[阅读次数:97 ]
  • 反垄断与经济管制:比较与互动关系分析——兼论我国管制改革模式选择

    陈爱贞;

    本文在对反垄断与经济管制的理论基础与实施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间的互动作用。最后针对我国管制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探讨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管制改革模式。

    2005年06期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9 ]
  • 中间产品市场价格歧视与纵向控制研究评述

    王小芳;张洁;

    现有经济学文献对价格歧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终消费品市场上,关注的焦点是拥有垄断势力的厂商对消费者实施的歧视性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商品的销售是面向中间需求的,在这样的产业链纵向关联中,生产商可能会向购买投入品的下游厂商实行价格歧视。由此,价格歧视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产业链纵向控制策略。鉴于最终消费品市场与中间产品市场的本质区别,理论研究的结果也有很大不同。本文将对有关中间产品市场价格歧视的经典论题和最新研究成果加以介绍和评述,并提出对规制政策的几点启示。

    2005年06期 27-3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8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8 ]
  • 利润率与市场结构:基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

    陈志广;

    在汽车产业中,市场份额,特别是产业集中度等对企业利润率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而企业规模等则对利润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表明,汽车产业存在明显的垄断利润,而且主要是产业所共有的垄断利润;由于垄断,大企业也产生X—低效率,进而对利润率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为提高汽车企业的效率和产业竞争力,我们必须首先促进和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

    2005年06期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9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57 ]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的行业分析

    林乐芬;

    在法律对投资者缺乏足够保护的情况下,股权集中成了法律保护的替代。但大股东“一股独大”的弊端显而易见,这就需要其他股东的制衡。本文以上市公司为例,以股权制衡度为视角,对样本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进行相关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就全部样本公司的平均水平而言,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呈现正相关性;就样本行业而言,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呈现行业的差异性,减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有利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

    2005年06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60 ]
  • 中国房地产市场结构和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李春吉;孟晓宏;

    本文在一个简单的局部均衡模型基础上,利用1999~2003年全国31个省市的房地产市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结构和价格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开发商在房价上涨的时候可能过多的投资于别墅和高档房,这有可能带来风险;住宅市场上可能存在较大的投机性购房行为,这有可能形成房地产泡沫;经济适用房的供给不足使普通居民利益受损。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应该调整开发商投资方向,减少别墅高档房的投资,增加低档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投资,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普通商品住宅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2005年06期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47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8 ] |[阅读次数:272 ]
  • 场所决策与产业集群中的政府存在

    卢新;

    企业进行场所决策形成企业集群,形成企业集群的同类场所间竞争形成产业集群。基于场所内的同质性和高集聚度场所的优质性,企业外部人获得信息费用的节约将导致场所内获得自我强化的集聚经济。场所信息价值的外部性和公共性给出了政府存在的意义,但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边界止于其对产业选择的试错能力。

    2005年06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网络产业接入定价的ECPR方法研究

    姜春海;

    随着网络产业规制改革的进行,接入定价已经成为规制和竞争理论与政策中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网络产业接入定价理论中有效成分定价规则(ECPR)的不同表示方式,进而分析了ECPR的主要优点和缺陷,并介绍了ECPR在世界各国网络产业中的应用实践情况,以及在传统ECPR基础之上的M-ECPR和ECPR-M两种扩展方式,比较全面地研究了ECPR方法,为网络产业接入定价提供了理论参考。

    2005年06期 6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63 ]
  • 统筹城乡发展与农业财政投入方略

    蔡军;

    2005年06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澳台经贸关系及其发展

    白先春;孙东川;

    2005年06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1 ]
  • 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总目录

    2005年06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征稿启事

    2005年06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