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三忙;
本文利用中国26个制造业2003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决定因素。分析表明资金利润率和行业风险等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进入和退出产业的主要因素,中国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资本规模壁垒和行政性制度壁垒仍阻碍企业有效进入和退出。
2009年04期 No.41 14-1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0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 胡小文;郑江淮;高彦彦;
本文研究资产专用性和产品市场竞争对资本结构的影响。通过构建一个二阶段模型表明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和资产专用性负相关:在高资产专用性行业,资产清算价值受到影响,行业竞争越激烈,公司负债率越低。运用我国沪深上市公司跨行业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支持了我们的理论命题。检验表明,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各行业的产品市场竞争以及资产专用性的差异能够有效的解释行业间资本结构的差异。实践中,融资监管政策需要考虑不同行业的竞争情况和资产性质。
2009年04期 No.41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郭建万;陶锋;
本文集中分析了聚集经济以及环境管制下的外商投资区位选择。通过在新经济地理模型框架下纳入环境管制因素考察FD I区位选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聚集经济情况下,"污染避难所"现象在我国一定程度上成立,考虑到集聚经济,外商投资与环境管制关系则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降低环境标准,牺牲环境换发展不是最佳选择,而需要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人力资本和本地FD I集聚效应以吸引更多外资进入。
2009年04期 No.41 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3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9 ] |[阅读次数:0 ] - 胡建绩;张锦;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产业经济中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产业发展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建立主导产业选择矩阵,定量分析某个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为各地区主导产业选择提供新的分析方法。
2009年04期 No.41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3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2 ] |[阅读次数:0 ] - 高波;赵奉军;
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导致社会商品销售额的高速增长,进而促使商业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中国商业地产业的特征是:商业地产投资规模迅速增长并向中心城市集中,商业地产投资主体呈多元化,商业地产融资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为主要渠道,而囿于融资和变现困难,商业地产开发商大都选择了以出售为主的开发模式,不同城市商业地产的价格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运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四个城市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商业地产开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表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市商业地产竣工面积和商业地产投资额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而利率和销售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
2009年04期 No.41 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17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 陈雯;谢武斌;
本文通过对古典高峰定价模型的修正,改善了古典高峰定价基于固定比例成本函数假设,并引入高峰出现的概率及高峰持续的时间权重等情况。本文根据需求是否独立、长期与短期、高峰出现的概率、高峰的时间权重等选择一些重要的组合进行详细分析。模型的分析结果说明高峰定价能够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高峰期的用电压力。
2009年04期 No.41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姚杰;魏巍;
从影响顾客重复购买意愿的众多因素中探索其与品牌资产维度的联系,寻求不同品牌资产维度影响顾客重购意愿的方式与路径。作者基于笔记本电脑行业的调查研究,发现品牌认知、感知价值是直接影响顾客重购意愿的品牌资产关键维度,而品牌形象、感知质量和品牌独特性则通过品牌认知、感知价值间接影响顾客重购意愿。其中品牌形象对于品牌认知具有主导作用,感知价值的主要来源为品牌的独特性。
2009年04期 No.41 61-6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高静;曹休宁;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主要从中间产品——生产者服务自身这个主要生产因素开始,分析了中间产品对两者的影响,以及其作为联系两者纽带的重要地位,分析了中间产品贸易的模式,以及现实中中国的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不平衡增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9年04期 No.41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继良;
本文从构建动态可比的评价指标体系着手,运用全局主成分法建模,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长三角城市动态竞争力的演变,并对长三角中江苏与浙江所属城市的竞争力差异进行分析,得出城乡协调发展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的结论。
2009年04期 No.41 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陈华;
学术界关于企业规模报酬与规模边界的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归为五大类,第一类是规模限制与报酬递减理论,第二类是生产方式复制与报酬不变理论,第三类是垄断优势与报酬递增理论,第四类是分工、交易与"规模不相关"理论,第五类是经济计算与最高边界理论。本文对这五类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论,为学术界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发现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2009年04期 No.41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尚秀芬;陈宏民;
双边市场理论是近年来产业组织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平台具有间接网络外部性、流动性和互补产品等特性,平台企业有不同于单边市场特征企业的定价、投资和竞争策略,需要对双边市场的竞争和规制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理解双边市场的性质和运作机制,从双边市场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反垄断与规制问题。
2009年04期 No.41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9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4 ] |[阅读次数:0 ] - 2009年04期 No.41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