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研究

INDUSTRIAL ECONOMICS RESEARCH

  • 1994年以来中国长期均衡汇率的提取——基于Gonzalo-Granger长期共同成份分解方法

    陆志明,程实

    本文研究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的估计问题。从实际有效汇率的视角,在国内首次尝试采用国际先进的计量方法--Gonzalo-Granger(1995)的长期共同成份分解方法,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均衡汇率决定模型--MacDonald(1998)模型来研究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通过对宏观经济因素模型的分析,估计出与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相一致的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该研究对我国外汇管理当局制定中长期的汇率监控目标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并对目前理论界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的探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5年02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8 ]
  • 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稳态趋同:产出增长率与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陈来,杨文举

    文章运用横截面分析法对我国1990-2002年间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行了趋同测试,结果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发生了显著的条件β趋同,还存在显著的σ趋同,且处于向其稳态转型的最后阶段。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此期间的趋同是由农业产出增长率变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农业就业增长率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放任经济的自由发展,这种区域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不会自动消失。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投资导向、制度创新、农村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等来缩小区域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2005年02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15 ]
  •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中后向一体化的逻辑

    周晓艳,张慕濒

    本文通过对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纵向关系中的后向一体化战略背后的经济机理进行探讨,指出作为企业增长的一种战略选择,厂商后向一体化可能出自不同的动机,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同时也可能排斥竞争,进而造成市场封杀。后向一体化是我国行政性买方垄断厂商所采取的主要形式,但后向一体化本身并不一定是买方垄断行为,因此界定后向一体化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和收益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05年02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59 ]
  • 创新、溢出效应与社会福利

    吴延兵

    本文重点分析了企业创新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独立创新对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但当创新使产品价格下降或者创新使产品价格上升且使反需求曲线的弹性变小时,独立创新能够增加社会福利;(2)联合创新能够降低每个企业的成本,增加企业的研发开支、产量和利润,因而联合创新有利于社会福利;(3)在考虑了创新的溢出效应后,存在一个外溢比率的帕累托最优区间,但我们必须在创新激励与社会福利之间做出权衡。

    2005年02期 2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88 ]
  • 激励性规制在电信产业中的应用分析

    赵舒,王伟,孙利辉

    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政府"规制失灵"的现象引发了理论界和产业界对政府规制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的思考。激励性规制由此被引入传统自然垄断产业。本文阐释和分析了最高限价的激励性规制在电信产业中的应用及其所带来的运营商效益提升、社会福利增加的双赢局面,旨在为我国的政府规制和电信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005年02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47 ]
  • 双重寡头垄断下的"多角联盟"策略分析——以中国轿车产业为例

    白让让

    中国轿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品种在进入管制放松后的急剧增加,不仅改变了已有的市场结构,也使长期受到抑制的需求得到充分的释放。隐藏在这一变化背后的是跨国公司控制力的增强和本土企业的边缘化。本文对"多角联盟"现象的发生进行了一个合作博弈的解释,基本结论是:(1)"多角联盟"是管制放松、双重寡头垄断的背景下,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基于能力、资源和产业链的差异而产生的相互需求的结果;(2)"多角联盟"的流行,可以使跨国公司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中国轿车产业的重新划分,国内市场的产品结构得到提升,付出的代价是本土企业在产业链竞争中将长期处于依附的境地;(3)产业组织与技术进步的协调,即从一味的保护向激励性管制的转变是遏制"多角联盟"、"中中外"等模式弊端的必然选择。

    2005年02期 3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76 ]
  • 行业绩效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截面数据分析

    王剑,徐康宁

    本文依据相关的理论,选取若干重要的变量,利用168个细分行业的数据资料对影响制造业行业绩效的决定因素进行详细的实证研究。截面数据的回归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度、地区集中度、所有权结构以及进入壁垒基本决定了行业的绩效表现,而资本密集度对行业绩效的作用并不明显。在行业绩效关系上,市场集中度、私营企业资产比重、外资企业资产比重以及技术壁垒与行业盈利水平呈正向联系,而地区集中度、国有企业资产比重以及相对资产规模与行业盈利水平呈反向联系。

    2005年02期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1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63 ]
  • 基于产权分析的中国机械产业绩效研究

    王继平,李文溥

    本文利用中国机械产业四位数代码行业的数据,实证地比较了产权、市场竞争对产业绩效的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显示,在转轨经济中,至少就中国机械行业而言,产权与竞争都是影响产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其中产权似乎更为重要。

    2005年02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5 ]
  • 中国创业投资业的产业组织研究——基于SCP范式的中美创投业比较分析

    陈希,褚保金

    本文运用现代产业组织中的SCP范式,从创业投资机构角度具体测算了中美两国市场集中度、进入与退出壁垒、产品差异化、组织结构等因素对创业投资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并通过中美两国创业投资管理运作行为、投资行业和阶段的选择、产品定价行为的比较,得出其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以及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创业投资业未获得较高的报酬水平,尚未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短期内制约了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长期中三者应是双向因果关系。美国创业投资业在市场结构的培育、市场行为的规范中确有众多值得我国学习之处。

    2005年02期 6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84 ]
  • 征稿启事

    <正>1.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凡投至本刊的稿件,正文不要显示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或职务、学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等表明作者身份的内容,上述内容请在正文之外另纸单独打印。反映作者身份的上述内容,请作者务必书写清楚、准确,本刊将据此建立作者档案。

    2005年02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