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波;王辉龙;
把房地产价值纳入消费者效用函数,通过一个两期模型,分析了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对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2000~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并没有明显地影响到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通过考察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发现短期内的房价上涨将导致恩格尔系数上升,即从短期看房价上涨会降低长三角居民的生活水平,但影响强度很小;从长期趋势看,房价波动对长三角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2011年01期 No.50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2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5 ] |[阅读次数:0 ] - 王昆;廖涵;
由于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在分析国际产业趋同和差异研究中会造成诸多不便,因此,本文在采用OECD提供的2002、2006以及2009年版本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数据库以及2008年版本的双边贸易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Hummels等人建立的垂直专业化份额指标,并通过界定价值增值能力指标和设定价值增值驱动力假说,从垂直专业化、价值增值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三个方面研究了22个国家、17个行业的国际产业趋同和差异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技术类型的产业发展呈现不同的特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的表现也有所差异,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中亟需解决其低附加值产出的问题。
2011年01期 No.50 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占东;张铭慎;
多年来煤电矛盾一直困扰我国经济发展,且近年来呈加剧之势。煤电行业相对市场势力是分析煤电矛盾的关键环节,根据新经验产业组织学的分析框架和GMM方法估计了2005~2008年煤炭和火电行业的市场势力及煤电产业链的潜在福利损失。研究表明:煤炭、火电行业市场势力溢价分别为1.10和0.87,煤炭行业行使相对市场势力而火电行业因电价规制无法传导成本提高是造成煤电矛盾的重要原因;煤电产业链的潜在福利损失平均相当于当年GDP的2.9%左右。
2011年01期 No.50 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8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熊宇;
本文引入技术劳动与非技术劳动的替代弹性,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构建了外包影响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认为承接生产价值链高端生产环节外包扩大了我国技术劳动与非技术劳动的相对工资差距。在此基础上,对我国21个省份1999~2008年工资差距进行面板数据计量分析,研究表明:承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外包、R&D投入、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影响工资差距;而物质资本投入、FDI等不会扩大工资差距。为了促进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和缩小工资差距,应该更加重视对技术劳动要素的培育。
2011年01期 No.50 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钱书法;卢江;郁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举世公认的高速增长,但与之相悖的是我国的就业形势长期严峻,在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似乎呈现出某种非一致性关系。本文以马克思的社会分工制度理论为指导,首先回顾近年来就业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然后,借鉴新兴古典经济学失业与分工关系的理论成果,运用数理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论证就业与社会分工深化和社会分工广化的相关关系,着力揭示"中国就业之谜"的症结所在,得出了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运用全国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作进一步实证分析,证明了相关论断。
2011年01期 No.50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余泳泽;
本文将区域创新主体分为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采用SFA方法考察了政府支持、制度环境和FDI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支持对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创新均有负影响,区域创新主体出于自主意愿的技术研发更有效率;市场化水平和FDI对高校科技创新影响不确定,而对企业和科研机构具有正向影响,从而支持了加强市场化建设和FDI"促进论"的观点。
2011年01期 No.50 4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0 ] |[阅读次数:0 ] - 孙莹;鲍新中;刘小军;
为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我国企业必须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加快企业发展,从而对行业和企业的规模效益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和CES生产函数构建行业规模效益检验模型,并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8年我国20个行业共计108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生产函数法和DEA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20个行业存在规模效益递增、递减和趋势不明显等三种情况;汽车零配件行业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规模效益是递增的。
2011年01期 No.50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0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赖永剑;周建华;
本文利用中国2001~2007年28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以各制造业的R&D作为类别的条件变量,通过建立潜类别随机前沿模型,考虑了俱乐部的异质性,从而分析我国制造业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制造业存在两个异质性的俱乐部,它们使用不同的技术前沿,生产函数存在巨大差异;R&D越高的行业,处于俱乐部A的概率也越高,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力产出弹性不同是制造业分成两个俱乐部的主要原因。
2011年01期 No.50 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庆昌;唐红;
在非对称信息背景下,建立了一个潜在者和在位者的竞争模型。在不确定条件下,相比潜在进入者,在位的垄断者有减少R&D投资的动机,所以,潜在者将通过高于在位垄断者的技术创新投入进入垄断市场。通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测度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将技术创新作为市场进入的重要手段。
2011年01期 No.50 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鲁茉莉;
自1990年代初以来,德国传统的内部人主导的公司治理体系经历了重大的改革。这些改革导致了德国公司治理的"混合体系",即利用股东主导体系的要素来补充传统的利益相关者主导体系。改革使外部人对公司的控制逐步增强,内部人的控制受到牵制。然而,由于既得利益的存在和德国特有的政治传统,德国的公司治理体系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包括内控机制的合理性、利益冲突问题和外控机制的有效性问题。
2011年01期 No.50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潘岳奇;贾生华;
企业资本结构是产品市场博弈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本文基于有限责任效应模型、深袋效应模型、两阶段转换成本模型和竞争性产业均衡模型综述了资本结构影响产品市场竞争的理论。对于四类模型,分别介绍了其核心观点、基本逻辑、相互关系、内部结构和关键文献。最后指出,理论发展仍处于早期,理论的纵深发展要求对现有理论进行进一步检验、整合和修正。
2011年01期 No.50 8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9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正>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7年4月,现有管理科学和工业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教师20余人,学生规模500余人。承建有省级特色研究院"江苏省质量安全工程研究院",设有"系统评价与设计研究中
2011年01期 No.50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