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立军;俞航东;陆瑶;杜芳莉;
本文利用中间商理论分析工具,从微观视角揭示了专业市场交易中间人作用的内在机理。基于对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经营户和相关企业的万余份问卷调查,对专业市场交易中介效应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降低交易双方搜寻成本、提高交易配比效率,专业市场有效发挥着交易中间人的作用;生产商选择专业市场作为产品销售主渠道的行为、批发商空间分布广度与市场信息、物流等服务完善程度正相关。
2012年04期 No.59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0 ] - 肖泽磊;封思贤;韩顺法;
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它成为创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必须从投入产出效率方面挖掘其潜力,提高它们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利用改进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0~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和经济绩效。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和经济绩效无效率值均为0,西部和东北地区的R&D效率和经济绩效二者变化并不大,但是中部地区变化较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研发的无效率因素中政府冗余投入最大;"十一五"区间大多数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均向集约式协同发展模式靠拢。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强化以企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加强各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和促进科技资源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的政策建议。
2012年04期 No.59 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8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58 ] - 魏燕;龚新蜀;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9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扩展型C-D函数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与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是形成区域就业差异的长期原因。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对区域就业量的短期影响在四大经济区中又是不稳定的。因此,准确把握不同区域特点,以就业优先为指导,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方向,才是实现就业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2012年04期 No.59 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4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9 ] |[阅读次数:238 ] - 陈胜蓝;陈英丽;胡佳妮;
市场竞争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机制对公司经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4~2009年中国20个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以各行业内公司的产品市场竞争衡量市场竞争程度,实证考察了市场竞争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不同股权性质下这种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融资约束现象越严重;相对于国有控制公司,非国有控制公司在市场竞争激烈时更能有效缓解公司融资约束。
2012年04期 No.59 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7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65 ] - 盛丰;
运用差分法研究思路,本文考察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对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的影响。在确定1027家改革企业和1367家改制企业以后,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企业规模、市场竞争、贸易开放、技术溢出、行业、地区、经营年限等因素后,将国有企业改革为国有资本仍占主体的国有性质企业是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非创新效率的;相反,将国有企业改制成非国有企业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有助于提升创新效率。这一结论在区分样本企业的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征以及所属的东中西部区域特征都较为稳健。本文结论表明,实现长期的股权激励改革方案应该成为未来国企改革的一个方向。
2012年04期 No.59 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3 ] |[阅读次数:320 ] - 曾小春;王金龙;
本文利用199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技术变迁的内生偏向性为理论基础,考察了技术进步对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显示,在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内部,技术进步对行业收入增加都有显著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技术差异对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收入的差距有显著作用。
2012年04期 No.59 47-5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92 ] - 陈得文;苗建军;
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和空间相关性。本文在运用空间过滤模型消除人力资本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省域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人力资本集聚效应最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均比较明显。通过比较发现,运用空间过滤模型消除空间相关性可以较好的识别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避免模型设定中的多重共线性。
2012年04期 No.59 54-6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0 ] |[阅读次数:148 ] - 丁重;邓可斌;
本文借鉴Chun等[1]的研究思路,实证检验技术创新投入是否能够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特质波动中反馈为公司特质信息。考虑到中国市场微观结构中流动性因素对于资产定价的独特作用,我们建立引入流动性变量(以换手率度量)的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股价特质波动,然后在控制内生性的基础上检验技术创新投入与公司特质信息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流动性因素对公司特质信息存在显著影响,但流动性成本不会影响公司创新投入。在控制了流动性因素后,技术创新的股价反馈效应表现虽然有所减弱,但仍然显著存在,说明创新投入能够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特质波动中反映为公司特质信息。
2012年04期 No.59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0 ] - 赵永亮;高颖欣;
本文从企业异质性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主要采用2005~2007年我国的工业数据,从多层面测算了样本企业的社会责任度。总体来看,社会责任水平成为了企业出口的一种竞争力,并通过生产率水平的提升从而为企业带来贸易比较优势;从社会责任的分指标来看,履行对股东、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客户和政府的责任,能够提高企业在筹集资本、完善供应链、吸引客户和获得政府支持等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其出口。
2012年04期 No.59 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28 ] - 王玉春;冯存;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信息披露制度作为资本市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越来越重要。然而,我国证券市场由于存在公司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仍然不够完善的问题,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披露失真等问题。本文首次按照修订后的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在深市主板上市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研究发现市场对不同等级的信息披露质量作出了理性的反应。
2012年04期 No.59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6 ] - 龚晓菊;刘祥东;
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是中国东西部协调均衡发展的可靠途径,本文在总结目前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产业梯度系数得出西部十省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再基于各省产业的基础情况和与东部地区的相对产业梯度系数,确定西部各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
2012年04期 No.59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74 ] <正>一、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凡投至本刊的稿件,正文不要显示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或职务、学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等表明作者身份的内容,上述内容请在正文之外另纸单独打印。反映作者身份的上述内容,请作者务必书写清楚、准确,本刊将据此建立作者档案。
2012年04期 No.59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