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研究

INDUSTRIAL ECONOMICS RESEARCH

  • 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与企业的创新行为——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

    寇宗来;高琼;

    本文基于新产业组织学中SCP分析范式,采用2004~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数据库,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企业研发强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企业规模和市场集中度与研发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规模的增长和竞争的加剧是有利于创新的。从企业产权特征来看,与其他所有制相比,股份制和有限责任制企业的创新投入激励要更大些,而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则无明显差异。此外,企业的市场份额越大,其研发积极性也更高,这表明研发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除了市场结构对创新投入影响外,市场绩效也影响着企业的研发强度,其中,企业的利润积累能促进研发支出,且研发支出也随新产品产值比重的提高而增加。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就如何鼓励企业创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2013年03期 No.64 1-1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5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4 ] |[阅读次数:0 ]
  • 产业集聚一定能带来经济效率吗: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

    周圣强;朱卫平;

    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是产业集聚"一枚硬币的两面",集聚也会导致集聚效应由规模效应向拥挤效应转变。本文利用1999~2007年全国60个工业城市数据,实证分析拥挤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证实了拐点的存在。通过运用门限模型发现2003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拐点,进一步的面板回归表明2003年及以前规模效应占主导,之后拥挤效应的约束性作用逐渐凸显,集聚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着倒U型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一是我国已经进入拥挤时期,鼓励先发地区向欠发地区产业转移有着必要性;二是就城镇化建设而言,在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缺乏要素激励的转移可能只会产生拥挤效应而不是规模效应。

    2013年03期 No.64 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8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3 ] |[阅读次数:2 ]
  • 我国制造业集聚经济动态性研究: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张丽华;陈伟忠;林善浪;

    本文使用我国制造业部门数据,检验了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中集聚对产业发展的不同影响,重点比较了该过程中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的作用变化。结果发现,地方化经济在成长阶段及衰退阶段对产业发展起负向作用,在产业的成熟阶段起正向作用;城市化经济在产业的成长及衰退阶段均产生正效应,在成熟阶段对产业发展无显著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产业空间布局策略必须结合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制定,一味地鼓励集聚并不总能获得好的政策效果。

    2013年03期 No.64 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1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什么影响了制造业行业内生产率结构变化?——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冯猛;王琦晖;

    行业内生产率结构反映了同一行业高效企业和低效企业的分布结构,这一结构体现了一个行业市场竞争的充分程度和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研究行业生产率结构对于判断行业所处发展阶段和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微观工业企业数据库,在以OP和LP等半参数估计方法估计企业生产率的基础上,对生产率差异度进行了测算,并与日本企业作对比,同时还对影响生产率差异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998到2007年间,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差异度在总体上呈现收敛趋势,但绝对数值上远高于日本,其变化受行业集中程度、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和国有企业密集程度影响较为显著,新技术的应用对行业生产率差异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2013年03期 No.64 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8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产业政策一定有效吗?——基于工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舒锐;

    源于对政府与市场角色的不同认识,产业政策一直饱受争议。本文利用政策偏度来测度产业政策中的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用DEA方法测算35个工业行业1998~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并通过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政策对产出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的影响的实证分析考察中国产业政策的效应。结果发现:产业政策可以实现工业行业产出的增长,却不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产业政策只能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加速或迟滞作用,产业自身的发展潜力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中国的产业政策担负着保就业和促增长的双重使命。

    2013年03期 No.64 45-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5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2 ] |[阅读次数:2 ]
  • 中国奇迹还是小富即安?——兼论中国隐形冠军企业成长

    赵驰;周勤;

    本文借助于中国非上市企业2001~2007年期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以赫尔曼.西蒙为代表的管理学领域推崇的隐形冠军企业成功特质,以期破解中国中小企业成长困境。在综合借鉴学界关于隐形冠军概念界定并构建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估计了影响隐形冠军成长的主要变量,结果发现:对于中国隐形冠军企业而言,技术创新、专注程度与企业成长性呈负相关关系,国际市场控制力对企业成长的贡献并不具有统计意义。隐形冠军企业的高成长性并非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战略选择,而是企业在既定制度中的理性选择。因此,本文的结论倾向于证伪"隐形冠军是中国奇迹"这个假说。

    2013年03期 No.64 5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下载次数:1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负债水平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相同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党建兵;卢斌;曹启龙;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3~2010年的数据,采用差分广义矩估计以及连接函数为logit的广义线性模型拟最大似然估计两种方法对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与不同资产负债率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较高负债率水平的公司有着相对较快的调整速度,并且其公司规模也较大;与此相反,低水平负债率的公司不仅调整速度较慢,而且公司规模较小。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发现高负债率的公司对于资本结构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债务行为来达到的。

    2013年03期 No.64 6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10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金融加速器效应的经济区域特征与区域产业转移

    张良贵;孙久文;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DSGE模型,估计与模拟了5大经济区域金融加速器,并构建了各经济区域的产业梯度系数,基于此研究了金融加速器效应的经济区域特征,及其与区域产业转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经济中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具有显著的经济区域特征;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导致了金融加速器效应经济区域的差异化表现;区域产业转移影响着区域金融加速器效应特征的演变,且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东南经济区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与区域产业转移相关性最高,也表明该区域的市场化程度最高。

    2013年03期 No.64 7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9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研发、FDI和国际贸易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黄志勇;

    本文基于2008年中国四位数行业数据的计量检验和分析,研究了研发投资、FDI与国际贸易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变量对行业创新都有显著的正效应,但是这些正效应的产生也会受到一定的外界条件限制,本文验证了在技术水平和外资参与程度不同条件下各变量的创新能力效应,结果发现,在高水平行业和外资参与程度较低的行业,研发投资和国际贸易的正效应显著,而在低技术水平行业,仅国际贸易的创新能力效应显著,在高外资参与行业,则都不显著。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3年03期 No.64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1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研究

    彭冲;李春风;李玉双;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1978~2010年期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产业结构合理化冲击表现出弱逆周期性,从长期来看,经济波动的"坏日子"正好是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的"好日子",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波动具有"熨平效应";高级化冲击则呈强顺周期性,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短期影响更为显著。

    2013年03期 No.64 9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下载次数:40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5 ] |[阅读次数:0 ]
  • 消费者对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江苏食品制造业案例

    赵越春;王怀明;

    本文在对江苏省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问题比较关注,但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在食品制造业的各项社会责任内容中,消费者最为看重的是食品质量与安全责任,而对社会捐赠责任的认同度最低;消费者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以及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工作或学习所在地与其对食品制造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显著正相关。为了引导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消费行为,促进食品制造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致力于提高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和认知水平。

    2013年03期 No.64 10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1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一、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二、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凡投到本刊的稿件,正文不要显示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或职务、学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等表明作者身份的内容,上述内容请在正文之外另纸单独打印。反映作者身份的上述内容,请作者务必书写清楚、准确、本刊将据此建立作者档案。

    2013年03期 No.64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