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运文;芮明杰;
基于"垂直专业化→利润创造"过程传导的研究视角,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VSS)、价值增值率(VAR)、产品盈利率(PM)、总资产获利率(ACR)四者间的统计分布与计量相关关系特征,并基于利润创造视角对中国制造业21个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定位分析。研究发现,中国21个制造细分行业中,能形成"垂直专业化→价值增值能力→产品盈利能力→总资产获利能力"全过程良性循环的行业不多,较多制造行业存在较为明显的利润创造能力停滞、递减甚至被全面侵蚀的趋势。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为"外延拓展空间"的突破战略机制。
2013年04期 No.65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9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克岭;罗斌;吴东;董建新;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是影响产业和企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基于对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及其决定变量的剖析,探索了标准化、技术发展与创新、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的关系和政策四方面因素对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决定变量的作用。研究发现:(1)随着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交易的复杂性降低,交易的可编码性提高,供应商能力增强;(2)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将降低交易的复杂性,提高交易的可编码性及增强供应商能力;(3)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中,强化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的关系,交易的复杂性降低,供应商能力降低;在标准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中,强化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的关系,交易的复杂性降低,供应商能力提高;(4)政策因素对决定变量的作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运用上述研究成果,文章对全球自行车产业和纺织产业的价值链治理模式的演进进行了实证检验。
2013年04期 No.65 14-2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18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李平;慕绣如;
"波特假说"认为合理设置的环境规制政策在长期能够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生创新补偿效应,从而弥补因规制增加的成本,因此发挥规制的创新效应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关键。文章运用2000~2010年中国29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系统GMM和门槛回归方法,在低碳视角下检验"波特假说"是否存在及存在的条件并确定最优规制水平。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当期阻碍技术创新,在滞后期促进创新且在滞后二期促进作用最明显;环境规制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三重门槛效应,规制强度较低时规制对创新的影响表现为一种潜动力,不足以引发创新活动的开展,在最优规制水平显著促进创新,强度过高时促进作用减弱。
2013年04期 No.65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3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6 ] |[阅读次数:0 ] - 吴利华;申振佳;
本文以1999~2007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为样本,研究我国国有企业改制阶段进入退出对产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装备制造业进入退出频繁,国有控股企业占比不断减少,非国有控股企业占比大幅增加,呈现出"国退民进"态势;(2)随着高生产率企业的进入和低生产率企业的退出,装备制造业生产率水平逐年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企业生产率差距逐步缩小;(3)政府对国有企业存在"父爱主义"情结,政府更倾向于补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生产率低的国有控股小型企业;(4)装备制造业小型企业大量进入和退出,其进入退出容易,但生存不易。非国有控股小企业在竞争中存活源于较高的生产率,而国有控股小企业存活源于政府补贴。
2013年04期 No.65 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1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李惠娟;
本文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以需求结构变化为前提,从最终需求、中间需求、外部需求三个角度,全面探讨了我国服务业增长的需求因素及每种类型的需求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外向度较低,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较弱,整体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增长主要受本地最终需求的影响,生产服务业增长主要受本地中间需求的影响,各类需求对生产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对生活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
2013年04期 No.65 4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7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聂普焱;黄利;
本文在按照能源排放强度将33个工业部门分为高、中、低度能耗产业的基础上,测算1999~2007年三大产业环境规制强度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类行业环境规制与产业全要素能源生产率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环境规制强度阻碍了中度能耗产业全要素能源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创新;高度能耗产业环境规制强度对全要素能源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低度能耗产业环境规制强度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促进技术的进步。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应根据不同能耗行业特点区别对待。
2013年04期 No.65 5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16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0 ] - 刘生龙;郑世林;
现有的文献大多证明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围绕基础设施跨区域溢出效应的问题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利用中国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相邻省份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本地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跨区域影响是显著为正的;(2)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的影响远大于相邻省份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的影响,说明交通基础设施的本地效应远远超过跨区域的溢出效应;(3)铁路基础设施与公路基础设施相比,公路基础设施的本地效应更加明显,而铁路基础设施的跨区域影响更加显著。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强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04期 No.65 5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K] [下载次数:3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7 ] |[阅读次数:0 ] - 盛丹;
本文选取1998~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企业出口的"生产率悖论"。我们发现:我国的外资企业的出口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即外资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显著低于非出口企业,这与新新贸易理论的结论恰好相反。而内资企业的出口行为则符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理论预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地方行政垄断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角度,对这一悖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性行政垄断对我国外资企业的诸多限制及政策引导,扭曲了企业的出口行为,是形成"生产率悖论"的重要原因。
2013年04期 No.65 7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10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1 ] |[阅读次数:0 ] - 李强;徐康宁;
本文基于我国1993~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控制劳动、资本、对外开放、人力资本等因素后,实证检验了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源诅咒"命题在我国省际层面显著成立,摆脱"资源陷阱"依然是我国资源丰裕地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2)与资源生产不同的是,资源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消费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资源消费诅咒"并不成立;(3)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但"资源生产诅咒"和"资源消费福音"命题并不矛盾,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是导致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
2013年04期 No.65 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19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潘迪;彭纪生;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对非市场战略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梳理并构建了非市场战略影响创新绩效的概念框架。实证结果表明,实施非市场战略有利于企业获取丰富的资源,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资源广度在非市场战略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资源搜寻策略对非市场战略与获取资源深度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实施近距离搜寻策略并不会减弱非市场战略与企业资源广度间的正相关关系;资源整合能力对获取的资源深度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资源整合能力越强则企业资源深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2013年04期 No.65 9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孙武军;董鹏;宁宁;
本文以开放式基金为例,以开放式基金业绩与投资者的申购、赎回决策关系为切入点,研究金融服务业是否存在健康的"优胜劣汰"机制,投资者的申购、赎回以及其差额会影响基金未来的运作乃至基金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不同于以往文献多研究单一类型基金,本文选取股票型、债券型、平衡型三种类型的开放式基金为样本,首先对基金研究的重要假设——业绩持续性进行检验,而后对开放式基金业绩与投资者行为选择进行实证研究,并以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为例,考察一个完整的牛市、熊市、震荡调整的周期,研究基金投资者在不同市场阶段对基金业绩的反应。研究发现: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的申购、赎回与上期业绩正相关,申购与当期业绩负相关,赎回与当期业绩正相关;债券型开放式基金申购和赎回都与当期业绩正相关,但是净赎回与当期业绩负相关;平衡型开放式基金的业绩与申购、赎回的关系与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类似。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在牛市阶段未表现出"优胜劣汰",在熊市阶段,净赎回与基金业绩负相关;震荡调整阶段投资者对基金规模、分红等因素关注度小,只关心基金业绩。
2013年04期 No.65 10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正>一、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
2013年04期 No.65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